今日小寒|光阴流转,年味渐浓!******
葵影便移长至日
梅花先趁小寒开
农历十二月十四
迎来小寒节气
它是冬季的第5个节气
也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表示气温冷暖变化
标志着季冬时节正式开始
十二月节
月初寒尚小,故云
月半则大矣
小寒,冷气积久而寒
天气寒冷但未到极点
小寒大寒,冻成一团
“三九”往往在小寒节气内
此时冷空气活动较为频繁
气温也比较低
古人认为
大雁顺阴阳而迁移
此时阳气已经萌动
大雁开始向北迁移
小寒时节有不少可口的美食
将糯米煮熟
配上炒香的“腊味”
以及香菜、葱花等材料
便是入口香甜的糯米饭
三九补一冬
来年无病痛
冬天需注意养护肠胃
少食辛辣油腻的食物
适当吃些五谷杂粮
增强身体的抗寒能力
外出加强头部保暖
晚上睡前用热水泡脚
室内保持空气流通
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锻炼身体要循序渐进
白雪飘落,玉树琼枝
酿造的新酒香气扑鼻
与友人围坐在火炉边
品酒赏雪,别有一番滋味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
好看的冰窗花与雾凇
是冬日独有的景致
进入小寒
年味也渐渐浓了起来
人们忙着准备年货
写春联、买年画
憧憬着不久之后
那祥和美好的春节
小寒连大吕
欢鹊垒新巢
随着时光推移
大自然越来越热闹
春暖花开,春意不远
小寒时节充满希望
人生或许有很多坎坷
但只要意志坚定、踏实努力
终有否极泰来之时
小寒来临
你对未来有哪些期许?
(记者 上官云)
会跳舞的“茶中金镶玉”是如何炼成的?****** 坐落于浩瀚缥缈的洞庭湖中的君山,由72座绵延起伏的山峰组成,四面环水,山上林木茂盛,常年云雾缭绕。君山物产万类,其中茶最负盛名。 烟波浩渺的洞庭湖畔,君山岛青山如黛,茶园叠翠,一垄垄整齐划一的茶树,犹如绿色的碧浪随风摆舞。岛上肥沃的土壤、湿润的气候与北纬30度的神奇地理位置,造就了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黄茶之冠——君山银针。 今年70岁的高孝祖是君山银针茶制作技艺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他的父亲高阳文是君山茶场建立时的第一位制茶师傅。高孝祖从12岁开始便跟随父亲学习君山银针茶的制作技艺,这一做就是一辈子。 “对君山银针已经有了一种特殊的情感,感觉它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聊起茶叶,高孝祖一下就打开了话匣子。他介绍,“君山银针成品的茶芽茁壮,大小很均匀,内呈橙黄色,外面包裹一层白毫,所以还有一个雅号叫‘金镶玉’。君山银针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冲泡的时候会三起三落,也被称为‘会跳舞的茶’。” 君山银针的独特除了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更离不开其独特的“黄茶工艺”。 杀青、初烘、初包、复烘、再包、足火……除了与其他茶众多共同点外,黄茶比其他茶类更为独特的是特殊工序“闷黄”。就是这近乎玄妙的“双闷”,才造就了君山银针的独特。 “两次闷黄的时间不一致,第一次闷黄需要48小时,第二次根据茶的状态再进行闷黄。何时加压,手法轻重,温度湿度是否合宜,茶发酵时,应该保持多少温度,开多大窗,盖多厚被子。”从事制茶技艺50多年的高孝祖说:“没有什么技巧,全是靠经验。” 君山银针的采摘和制作都有严格要求,每年只能在“清明”前后七天到十天采摘。“银针茶只采摘首轮单芽,也就是茶叶最顶端的部分,一个芽制成一片叶,所以很珍贵。”高孝祖介绍。 由于一年只采一季,君山银针茶在采摘上有着极高的要求。据高孝祖介绍,黄茶采摘奉行的是“九不采”原则:雨天不采、风霜不采、开口不采、发紫不采、空心不采、弯曲不采、虫伤不采、细瘦不采、不合尺寸不采。在这样严苛的采摘标准下,4万棵鲜嫩芽头才能制成一斤干茶。 尽管茶厂已经采用现代化设备,但对自己喜爱了一辈子的茶,高孝祖还是喜欢用手工制作。“我没有其他特长,不会干别的,只会制茶。机械做不出手工的味道,从原材料的选取,到杀青、烘干、摊凉、足火,每一步都是机器无法达到的。” 说起这些,高孝祖很是自豪。这些年高孝祖一直致力于君山银针茶手工制作技艺的传承、保护和推广。制茶五十多年,高孝祖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茶大师”。“我想把君山银针做得更完美,让越来越多爱上这块金字招牌。”高孝祖笑着说。(岳沛 靳铃涵)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盈彩网投资平台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