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多视角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叙事理论。该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哲学、语言学、传播学等多学科方法,廓清了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话语的基本问题。该书在马克思主义语言观指导下,从“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观念不能离开语言而存在”的基本观点出发,深入解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和语言的关系,认为叙事是一种最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这是因为,人类叙事从来就包含着意识形态,在多元文化和跨文化认知背景下,叙事能以文化、软性方式有效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即“叙事+思想政治教育”使抽象复杂的意识形态观念找到有效的话语载体。为此,该书讨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叙事基础、叙事使命、叙事要求、叙事策略,是一本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创见性著作。
二是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的时代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话语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叙事实践。基于新时代视角,该书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特别是要讲好中国历史故事、现实故事和发展故事,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要发中华文化之声、中国发展之声、中国和平之声,增强传播意识、提升传播能力;增强精神动力,提供智力支撑,凝聚社会力量。该书尤其针对我国国际传播中面临“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现实困境,强调不断提升叙事能力,体现出鲜明的问题导向。
三是细致剖析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话语创新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问题关涉“说什么、对谁说、怎么说”等问题域。为了从话语层面解决这些问题,该书认为运用叙事进行话语创新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为此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置于真实生动的社会生活中,既要多用理论语言,体现理论表述、问题思考、逻辑推理的要求,抓住本质,又要多用群众语言,通俗易懂、瞄准现象,契合群众的水平要求,使思想政治教育吻合民族文化心理特点,不断增强叙事话语的生动性、审美性、感染力。为了说明运用叙事话语的必要性,该书大量引入历史和现实案例,围绕“符号、意义、语境、接受”等基本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话语做了细致、有效的解释。
总体看,该书强调以叙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视角新颖、方法独特,探索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新路径,开拓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研究新视野、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新空间,是一部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话语研究的力作。
苏纳克执政满百日,大罢工潮不断搅动英国******
中新网2月4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日,英国首相苏纳克迎来上任100日。自他上台以来,英国通胀高企、能源、食物等生活成本问题逐渐加重,导致罢工潮不断。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1日,包括英国教师、护士、公务员等多达50万人,因薪资待遇问题举行大罢工。据悉,这是英国十年来最大规模的联合罢工行动。
但苏纳克政府对工会罢工采取强硬态度,认为屈服于大幅加薪的要求,将会进一步加剧英国的通货膨胀问题。
英国《独立报》报道称,2日,苏纳克迎来自己的执政百日,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护士在疫情期间表现出色,理应跳出公共服务薪酬限制”,但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资金紧张,将在新一轮罢工浪潮前继续采取强硬立场,“无法为护士大幅加薪”。
此外,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英国皇家护理学院成员表示,将于2月6日至7日再次进行罢工。该组织发表声明称,“由于政府未能采取行动,我们被迫升级罢工行动。”据悉,英国皇家护理学院提出了19%的加薪请求,但遭到了苏纳克和工党领袖斯塔默的反对。
苏纳克政府对加薪要求采取的强硬态度,导致英国在过去3个月内“罢工潮”不断,其支持率也受到影响。据《伦敦时报》最新民调显示,有72%的受访选民预估,苏纳克下次大选连任希望渺茫。
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月31日预估,英国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减少0.6%,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经济衰退的国家。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