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持续升值利好股市******
近期人民币持续升值,引发人民币资产价值提升,股市也出现上涨走势,未来如果人民币能够继续升值,股市也有机会进一步走高。
受到国际因素影响,前期人民币汇率走势给人一种要逐渐贬值的感觉,但是近期,尤其是1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升破了6.8大关,出现了大幅升值的走势,与此同时,股市也同步出现持续向好的走势。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人民币升值利于股市走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以论证。
一是价值投资环境下,股市上涨的关键因素已从资金推动转变为上市公司价值。过去的股市,涨跌主要受到资金流入流出的影响。一旦人民币出现贬值,则意味着资金投放增加。反之,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央行回笼货币较多,所以人民币升值对股市上涨利好作用不大。而现在人民币的升贬,主要受境外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未来预判向好的影响。人民币持续升值,表明境外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的未来增长预期,加上国际贸易环境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所以人民币出现持续升值。这些升值诱因同样也对股市的上涨存在促进作用。
二是宏观经济向好有利于股市长牛。从宏观经济角度看,中国经济的持续复苏预期越来越强,疫情的结束也让投资者把关注焦点转移到复工复产上,这让宏观经济进入良性循环成为可能,这也有机会促成股市的长期牛市。更重要的是,原本投资者担忧的很多利空因素进一步减弱,一旦投资者的预期从利空转为利多,那么股市的上涨空间将会比想象的更大,股市的价值中枢也将因此提升。
三是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国际资本流入。虽然说股市涨跌的核心要素已经从资金供给转变为上市公司价值,但某种程度上,国际资金的流入也会对股市构成一定利好。如果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得到境外投资者的认同,将会有大量境外资金流入A股市场,因为他们在获得A股市场正常收益水平的同时,还能获得额外的人民币升值收益,这些资金流入,也会对A股市场构成利好支持。
所以本栏认为,在当前的股市环境下,人民币升值对于股市的利好作用非常明显。从走势看,1月9日,沪深300指数创出阶段新高,这对A股未来走向提供了更多的做多理由。
虽然A股市场依然存在个股爆雷、大股东减持等利空,不过在利好因素冲击下已经缺乏做空动能。
总体而言,人民币连续升值对国内资本市场是一个利好,无论是外资进入,还是中国投资者投资A股,都有积极作用,未来A股市场的长期价值投资预期仍有利可图。
口腔种植体集采平均降幅55% 预计年节约患者费用40亿元******
记者 张 敏 舒娅疆
1月11日上午,口腔种植体系统集中带量采购在四川开标,并产生拟中选结果。据国家医保局介绍,此次集采拟中选产品平均中选价格降至900余元,与集采前中位采购价相比,平均降幅55%。本次集采共有55家企业参与,其中39家拟中选,中选率71%,汇聚全国近1.8万家医疗机构的需求量,达287万套种植体系统,约占国内年种植牙数量(400万颗)的72%,预计每年可节约患者费用40亿元左右。
一位参与集采投标的企业代表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我们是一家海外药企的中国区总代理。集采相关文件出台以后,公司积极参与集采(投标)。前期已与客户进行了调查沟通,并和厂家进行了政策、价格等方面的沟通。从本次参与集采的报价来说,我们产品降幅力度较大,在与其他企业的一些产品进行对比之后,我们的产品应该是中端系列里性价比较高的。从A类产品投标情况来看,公司入围中标的概率可能较小,未来还会积极关注集采和相关政策信息。”
三类主要费用构成
有望同步下降
据悉,口腔种植的费用大致分为种植体、牙冠和医疗服务三个部分。种植牙价格从几千元到一两万元不等,其中,种植体费用占比约为三分之一。本次集采通过以量换价,挤出种植体的价格水分。
国家医保局介绍,集采前价格较高的士卓曼、登士柏、诺保科种植体系统从原采购中位价5000元降至1850元左右,市场需求量最大的奥齿泰、登腾种植体系统从原采购中位价1500元左右降至770元左右;纳入了四级纯钛及钛合金2种材质性能更好、临床认可度更高的种植体,并覆盖了口腔种植体其他耗材部件,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临床使用需求。
口腔种植体系统集中带量采购的一位特邀专家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本次集采,患者未来需要花费的费用会更低,对于机构来说,口腔种植价格也会更加公开透明,方便患者寻求质量更好的医疗服务。
国家医保局介绍,未来将做好集采中选结果落地实施前的准备工作,近期还将对种植牙过程中配套使用的牙冠耗材开展竞价挂网,同步落实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全流程调控,使种植牙服务的三类主要费用构成同步下降。通过多项措施协同发力,预计2023年3月下旬到4月中旬,种植牙费用综合治理结果落地实施,患者将全面享受到降价后的种植牙服务。
“通过以上多项治理措施,预计种植一颗牙的整体费用(含医疗服务、种植体和牙冠)有望降低50%左右。当然以上只是平均价格降幅。具体情况中,如果原来价格较高的降幅将更为明显,原来已经平价种植的也将有所降价,总体看群众费用负担将显著减轻。”国家医保局介绍。
1.4万家民营医疗机构参与
推动国产种植体销售研发
此次口腔种植体系统集采是高值耗材集采从医保领域扩围到非医保领域的首次尝试。
由于种植牙并未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充分调动医疗机构,特别是民营医疗机构参与集采的积极性,也是本次集采的难点之一。据记者从现场获得的数据,1.4万家民营医疗机构参加了此次集采,占医疗机构总数的80%。参与集采的医疗机构范围较广,意味着通过集采有利于实现“以量换价”。
有券商发布的研报认为,目前国内种植牙市场空间大但渗透率仍较低,未来若集采工作顺利推进,将有利于种植牙渗透率的提升,而龙头口腔连锁机构也有望以价换量。
据了解,本次集采共有55家企业参与,其中39家拟中选,中选率71%。中选企业既包括一些知名国际企业,也包括威海威高、常州百康特等国内企业。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不仅优化了种植牙耗材的供应结构,而且有利于国产种植体生产企业的销售和研发,最终将有利于国内患者享受到质优价宜的种植牙产品。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